各县区教育局、进修学校,市属学校(有关单位):
按照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13—2014学年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检查与调研工作的通知》(自教函〔2014〕219号)要求,检查与调研工作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市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具体负责。2014年10月13日至11月21日,检查组采用听取学校工作汇报、查阅学校档案、审核《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手册》、召开教师座谈会等方式,对全市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部分小学、中学、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情况进行检查与调研,详细了解我市教师继续教育需求状况和新的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办法实施情况,检查了2县5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深入27所学校,召开座谈会26次,审核《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手册》3600余册,参加座谈会的教师400余人。现将检查与调研情况通报如下。
一、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检查情况
(一)工作推进有思路
1. 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把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纳入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中。各级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各级各类学校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并泳上而下健全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网络,从组织上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形成了统一管理、上下联动、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局面。
2. 创新培训模式。各县区、各级各类根据自贡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本地区本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制定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系列配套文件。富顺县按照“统筹规划、改革创新、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了三年教师培训工作目标;自流井区坚持“四到位”、“三结合”、“二奖优”,制定了《自流井区中小学教师教育实施方案》;贡井区实行了“区教育局——区基础教育中心——学校”一条线的“三级负责制”和“区师训室——学校教导处——登记员”一条线的“三级工作制”;蜀光绿盛实验学校建立了校内外听课“三四制度”;自贡二十八中学“271高效课堂”教学采用五步流程等,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促进工作规范有序高效的推进。
3. 建立评估检查制度。各县区把教师继续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进行评估,对于不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评职定级一票否决。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继续教育自查工作,对检查时间、内容、标准及要求作了规定,制定了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保障、培训管理、学时登记等相关制度。长山中学、长山小学、解放路中学、汇东实验学校、蜀光绿盛实验学校、汇西小学、沿滩二小、旅游职中、电信职中等学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手册》填写规范,审核严格,学时认定准确。
(二)工作开展有亮点
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各县区坚持基于学校、教师需求、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则,依托校本培训,创造了许多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和新经验。通过“以点带面”、“点面联动”、“校级互动”的方式,边实践、边总结、边改进、边推广,建立了由城镇到乡村,由学校到教师的训练活动机制。在立足校本教研活动中,基层学校结合本校教师自身实际进行了具有本土特色的行动研究。高新区开展了“课题引领、复习研讨、竞赛练兵、新一轮课改”等活动;荣县进修校开展了班主任任职资格和提高、新教师上岗培训延伸、新课标学习与考试、同课异构和有效课堂教学探究等规范性培训活动;大安区开展的“龙凤结对”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解放路中学开展的“学究讲用”新课堂教学模式;蜀光中学树立了课堂教学和继续教育两块阵地并重的发展理念;自贡一中举办形式多样的教师技能竞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汇东实验学校以“通识教育与分层校本教师教育相结合”培训原则,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校本培训的主旋律,开展了互动式校本培训;自贡职业技术学校狠抓教研教改,建成五门精品课程,编写21门校本教材;电信职中编写的校本教材《ASP网站建设项目教程》列入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目录;蜀光绿盛实验学校整合“个人自修、小组合作交流、学校集中学习、专家指导”四种学习培训,开展了 “三环节九步骤”的学习模式;自贡二十中开展“培训与教研、培训与教改相结合、集中研修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的模式;沿滩二小“1335”自助高效课堂;东方小学“生本启发式”教学模式等结合课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模式特色鲜明。
(三)工作经费有保障
各县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程实施中,在经费普遍紧张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改善教师进修学校的办学条件,大力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学校建立了教师教育相关的一系列保障制度,如《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教育科学研究制度》等,对提高教师的学历培训、技能培训、进修、竞赛等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如自贡职业技术学校全年投入327万元用于教师继续教育,蜀光中学全年用于教师继续教育的费用90万元,蜀光绿盛学校全年投入61万元。尤其可喜的是各乡镇学校也加大了经费投入力度,如沿滩兴隆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全年投入10万元等。
(四)工作拓展有载体
充分发挥晒课平台核心作用。各单位(学校)按照教育局文件要求,分备课组把视频课例,将其连同配套的教案、导学案等资料,按格式、时间要求上传至晒课网,建设优质培训课程资源,充实远程培训资源库,起到了培植师资打造团队的作用,提升了我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水平和品质。
二、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调研情况
调研以座谈会的方式进行,共召开座谈会26次,400余名一线教师与会。调研组就如何更好地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如何做好教师培训工作的规划、实施、服务、管理等工作;如何让教师培训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如何让教师培训工作从内容上、形式上不断改进;如何切实解决一线教师的培训需求;如何开展对校本培训的指导、考评工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广泛征求一线教师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和新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办法的意见和建议。教师们积极献言献策,调研会气氛热烈。调研组所到之处还对如何填写《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手册》作了详细解读。
教师们希望,继续教育的内容应更加紧密联系当前的课堂教学,理论的学习要易于转化为实践,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既立足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尊重教师的个人愿望和个体差异,体现继续教育的层次性和个性化,提倡因人而异的“点菜制”,让教师自主选择“菜单”,摒弃千篇一律的“套餐制”。
广大一线教师对新的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办法给予肯定和认可,认为新办法更加切合当前教学改革的方向,以集体研备、课例研究、校本培训为重点,紧贴教学实际,关注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专业成长,同时尊重教师个人愿望和个体差异,进一步扩大了学校自主权,新办法调整的起始点和方向正确易于操作。
三、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还缺乏认识,个别学校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不够重视,主动服务教师继续教育的意识不强。
(二)区县教师进修校在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还需巩固和加强,服务教师继续教育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一些学校和教师过分关注教师继续教育学时量的认定,个别教师把教师继续教育视为负担,对教师继续教育重要性和作用认识模糊。
(四)政府投入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还不够,受条件的制约,部分边远农村学校开展现代远程技术培训的难度较大,由于专业人员缺乏,设备没充分发挥作用。
(五)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开展不平衡,部分参培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的教师教学任务重,工学矛盾突出,校本研修有待进一步加强。
(六)在继续教育手册使用上,学时认定不规范,学科课时单填写不规范,部分学校继续教育手册有明显的赶进度痕迹。
(七)新的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出台后,部分学校未能及时结合学校的实际研究新措施、新办法。
(八)部分区组织机构不完善,人员配备不齐,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九)区域内校与校之间横向互动交流少,形式单一,整体联动意识不强,措施不够。
四、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思路和对策
(一)统一思想,总结经验,提高对教师教育工作的认识
要高度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要加大教师继续教育有关政策法规宣传力度,认真解读新《继续教育手册》和《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提高教师对继续教育工作的认识,总结经验,认清现状,找准努力的方向。
(二)明确职责,落实任务,提高教师教育工作管理水平
市级培训机构、县区级培训机构、各级各类学校,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教学实际的基础上,完善继续教育制度和落实计划,在内容上应以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主,为中小学校开展教师校本培训提供指导和服务,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积极参与晒课网平台建设,为录课学校提供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服务。要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积极争取和筹措继续教育培训经费,做到专款专用,保证培训顺利进行。
(三)突出重点,精心组织,提高教师教育工作质量
更加关注边远地区的教师培训,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针对农村教育教学的薄弱环节,以“聚焦课堂,有效教学”为重点,提高农村教师专业水平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加强教师培训需求调研,结合教师继续教育手册必选模块、自选模块、创新模块内容,并针对不同类别、层次、岗位教师的需求,以问题为导向,案例为载体,尤其是要做好集体研备和课例研究,丰富和优化培训内容,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改进培训方式方法。改进教师培训的教学组织方式,倡导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
强化教师培训质量监管。建立教师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完善教师培训质量评估体系,将教师培训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目标考核之中,加大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检查督促力度,加强项目过程评价和实效评价,促进我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自贡广播电视大学 自贡市教师继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