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0-12日,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2015年度社区教育工作研讨会在长春召开。在会上,四川电大—自贡电大共建的“i-彩灯实验室”挂牌成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室,标志着国家级社区教育“i-彩灯实验室”落户自贡电大。
2015年提出的“互联网+”概念,在教育领域产生出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催生许多新的教育服务业态。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近年来组织开展了城乡社区教育“i-实验”教学活动,将“i”与“实验”联系在一起构成新的教学模式。以“i-爱”表达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情感与行为,选择“互联网、个性、互动、有趣、创新、激发”所包含的六个“i”要素,“寓学于乐于网络”,探求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我想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四川电大—自贡电大“i-彩灯实验室”采用“互联网+”教育新模式,以创新、个性、互动、有乐、激发的理念为核心,坚持“三环相扣”,即彩灯制作与成果分享相扣、网上教学与线上指导相扣和基地建设与亲身体验相扣;完成“四个结合”,即网络分享与实际操作结合、线上线下结合、动手动脑结合和自主与协作结合;力争多方支持,从实验室的运行来看,现在有五方力量的支持:多功能的网络平台、政府、社区组织的支持,特别是得到了市灯贸委的支持和帮助、行业专家的支持、相关企业的支持。“i-彩灯实验室”项目获得四川电大首批社区教育特色项目立项,四川电大、自贡电大自筹资金支持项目建设,自贡灯贸委、彩灯企业出资打造体验基地。聘请彩灯专家和民间彩灯制作能手现场教学,讲解和手把手教学,培养学员的彩灯实际制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亲身体验并完成简单的彩灯制作工艺流程。学员将制作的优秀彩灯作品,通过拍摄实物照片在“i-彩灯实验室”网站上分享,在工作室中保存,参加自贡彩灯灯会年展,举办全国性的彩灯摄影、制作、知识竟赛等活动,扩大“i-彩灯实验室”的影响力和辐射效应。
“i-彩灯实验室”将“知、行、互动、网络、平台、体验、学习共同体”等多种元素整合、融入社区教育。指导学生认识古老的中国彩灯文化、彩灯历史、彩灯发展进程以及自贡灯会的发展演变,注重彩灯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彩灯实践和体验,培养彩灯制作的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综合素质的劳动者服务;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高尚情趣,建立健康生活新方式。教学课程设置建立在学生不同教育背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彩灯文化的能力,提高技能和技巧,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适应提升小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需要,适应互联网时代学生个性展示、互动参与的需要。
目前,实验室建设工作已全面启动,“i-彩灯”整体方案及实施方案已通过专家认证,并得到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目前已进入实施阶段;多功能的网络平台已建成,成为全国社区教育“i-实验”网络平台中的一栏目,开设了彩灯文化、彩灯教学、彩灯新闻、彩灯进社区、彩灯比赛、专家指导、优秀灯企七个专栏;四川电大党委书记、校长
自贡电大作为全国首批社区教育实验基地,将与四川电大携手共同打造“i-采灯实验室”,探求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将“i-采灯实验室”打造成为一张城市名片,提升“天下第一灯”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促进自贡市彩灯产业的发展,为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社区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