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贡市2014—2015学年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检查与调研情况的通报
作者:师训部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1/24 16:32:34  文章录入:shixunchu  责任编辑:shixunchu

各县区教育局、进修学校,市属学校(有关单位):

按照自贡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142015学年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检查与调研工作的通知》(自教函〔2015206号)要求,20151012日至1027日,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市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具体负责对全市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机构及21所中小学进行检查调研,召开座谈会10次,审核《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手册》3500余册,详细了解我市教师继续教育需求状况和新的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办法实施情况。现将检查与调研情况通报如下。

一、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检查基本情况

(一)工作推进有思路

2015年按照新的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办法,将新办法与教学实际工作结合,形成了“123”级团队管理构架,实施“234”继续教育工作思路。“123”级团队管理构架。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各级各类学校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了“区县——学校——教师”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健全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网络,从组织上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形成了统一管理、上下联动、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局面。“234”工作思路。“2”是咬定两个目标: 即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减轻教师填写负担提高培训质量,这既是市教育局的要求,也是教师的愿望。“3”是整合三个部门职能:即教科所的学科教学培训、继教中心干部综合培训、电教馆的信息技术培训。“4”是突出四个重点:即着力继续教学手册改革、开展好省市级网络晒课活动、发挥名师工作室引领辐射作用、突出校本培训特色。

(二)工作开展有亮点

1.创新培训模式。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各级各类学校结合本地区、本学校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系列配套文件。富顺县完善培训机制,推动教师培训工作常态长效,强化“层层落实、责任到人”的管理方式,形成“县—区—学校”三级教师培训管理网络;荣县聚焦“双改”,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形成教育局(进修校)——片区——学校的连动体系;自流井区立足区情,以新手册的规范使用为指南,以“七个转变”为重点,创新教师教育工作;贡井区实行了“区教育局——区基础教育中心——学校”一条线的“三级负责制”和“区师训室——学校教导处——登记员”一条线的“三级工作制”;田家炳中学制定了《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加强制度化建设,提升办学品质;解放路中学建立了《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教育科学研究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推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自贡一中坚持“三意识”,强化校本培训,根据《自贡一中关于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意见(附自贡一中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制度)》,提高教师培训的管理指导;自贡二十八中学坚持改革创新,提出了“资源共享、讨论吸收、注重反思”的集体备课思路;红旗小学构建“三位一体”的阶梯管理模式,分级管理,逐级落实继续教育工作等。这些规章制度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规范、有序、高效推进。

2.建立评估检查制度。各县区把教师继续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进行评估,实行继续教育一票否决的制度,不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评职定级一票否决。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继续教育自查工作,对检查时间、内容、标准、要求等作了规定,制定了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保障、培训管理、学时登记等相关制度。蜀光绿盛实验学校、汇东实验学校、自贡市特殊教育学校、解放路中学、汇西小学、汇兴小学、自贡市特殊教育学校、田家炳中学、大安小学、双古中学、自贡一中、自贡二十八中学、自贡职业技术学校等学校填写《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手册》规范,自查严格,学时认定准确。

3.狠抓校本培训。一是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各县区坚持基于学校、教师需求、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则,依托校本培训,创造了许多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和新经验。通过“以点带面”、“点面联动”、“校级互动”的方式,边实践、边总结、边改进、边推广,建立了由城镇到乡村,由学校到教师的训练活动机制。二是在立足校本教研活动中,基层学校结合本校教师自身实际进行了具有本土特色的行动研究。自流井区以师德建设为主旋律,开展了“四个一”、“评师德标兵、学师德模范” 等活动,认真落实“三要三保证”的校本教研活动,提升校本教研质量;贡井区坚持实行“同课异构”活动,实现研训结合,针对区部分学校集体备课、课例研究难的问题,成立“五校联合教研”片区,同时开展对继续教育登记员进行专题培训,规范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富顺县狠抓新的继续登记管理办法的培训、调研与指导,积极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的复审工作,健全学校,活动丰富。内容填写规范,各校专人管理,审核规范。荣县聚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高中学衡水、初中学杜郎口、小学学谢家湾”,提高教师培训层次,同时开展了班主任等规范性培训活动;大安区开展的“龙凤结对”活动,创新集体研备,规范教学个人档案,实现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沿滩区开展订单培训,开展以“实践新方法,打造新课堂”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同时围绕实际需求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建立全区教师外出培训台账,给更多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双古中学建立了教师个人业务档案,将手册填写与教师业务档案有机结合;解放路中学开展了“学究讲用”新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抓好集体研备和课例研究;蜀光中学树立了“课堂教学和继续教育两块阵地并重”的发展理念,开展“高端讲座”、“教学示范周”、“书香校园”等活动;自贡一中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教师专题培训和技能竞赛,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汇东实验学校坚持“通识教育与分层校本教师教育相结合”的培训原则,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校本培训的主旋律,开展了互动式校本培训,开发“1+B+X”校本课程;自贡职业技术学校狠抓教研教改,认真开展教育继续教育周,落实集体备课好课例研究,省市级课题的申报和结题工作;自贡二十八中学扎实开展集体备课工作,编制导学案,实现部分教辅资料校本化;旅游职高利用形式多样的培训,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汇兴小学校结合学校“3+3”课改模式,立足课堂,搞好课例研修;卫坪中心小学校坚持“校本学习与培训”和“校本教研”两手抓;汇兴小学全体教师参与课改研究,申报课题十余项,材料整齐规范;汇西小学开创“周五大讲堂”,将讲座式培训和参与式培训相结合;蜀光绿盛实验学校积极探索课型模式研究,形成校本“研究成果”;自贡二十中积极开展以行动研究为主要形式的各种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活动,以教研带动教师教育;红旗小学注重教师基本功,举行教师硬笔书法比赛和普通话比赛,狠抓教师教学技能培训。这些结合课改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模式特色鲜明,具有推广价值。三是以活动为载体搭建平台,晒课活动取得好成绩。全市开展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聚焦课堂,有效教学”网络晒课、新教师上岗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活动扎实推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四川省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自贡有5名教师荣获一等奖,自贡市教育局荣获组织奖。

(三)工作经费有保障

在经费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教师进修学校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学校建立了保障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一系列制度,如《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教育科学研究制度》等,对提高教师学历培训、技能培训、进修、竞赛等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四区两县及学校都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其中富顺投入220万,自贡职业技术学校全年投入100万元,蜀光中学投入90余万元,蜀光绿盛实验学校投入50余万元,解中投入60万元,28中投入56万,都超过了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尤其可喜的是各乡镇学校也加大了经费投入力度。

二、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调研基本情况

为了更好的推进和优化继续教育工作,调研组共召开座谈会10次。就如何更好地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如何做好教师培训工作规划、实施、服务、管理等工作;如何让教师培训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如何不断改进教师培训工作内容和形式;如何切实满足一线教师的培训需求;如何加强对校本培训的指导、考评工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学校教师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和新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办法的意见和建议。调研组所到之处还对如何填写《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手册》作了详细解读。

教师对新的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办法给予肯定和认可,认为新办法进一步理清了学校、教师和社会的关系,明确了学校的责任,调动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手册便于填写;新办法以集体研备、课例研究、校本培训为重点,更加切合当前教学改革的方向,既立足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尊重教师的个人愿望和个体差异,体现继续教育的层次性和个性化,提倡因人而异的“点菜制”,让教师自主选择“菜单”,摒弃千篇一律的“套餐制”。新办法尊重教师个人愿望和个体差异,进一步扩大了学校自主权,新办法调整的起始点和方向正确,易于操作。

三、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单位(学校)和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重视不够

1.个别学校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不够重视,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动服务教师继续教育的意识不强。

2.一些学校和教师过分关注教师继续教育学时量的认定,个别教师把教师继续教育视为负担,对教师继续教育重要性和作用认识模糊。

3.区县教师进修校在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还需巩固和加强,服务教师继续教育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部分区县、学校组织机构不完善,人员配备不齐,实质性经费投入不足。

(二)继续教育工作开展不平衡

1.政府投入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还不够,受条件的制约,部分边远农村学校开展现代远程技术培训的难度较大,由于专业人员缺乏,设备没充分发挥作用。

2.部分学校在校本培训中没有充分发挥基础和主渠道作用,校本培训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

3.部分参培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的教师教学任务重,工学矛盾突出,校本研修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继续教育手册使用不够规范

新的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出台后,部分学校未能及时结合学校的实际研究新措施、新办法,继续按照老办法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和填写继续教育手册。另外,在继续教育手册使用上,部分学校学时认定不规范,学科课时单填写不规范,继续教育手册有明显的赶进度痕迹,没有做继续教育学习与手册填写同步。

四、2016年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基本思路

2016年,市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将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继续加强“123”级的团队管理构架,继续坚持“234”的工作思路,着力在“3456”下功夫。

3”是突出三个重点:即集体研备、课例研究、校本培训。

抓重点树典型,以直属学校(汇东、绿盛、解中)及区县部分优质学校为示范,开展三个板块活动,以点带面,逐渐将好的经验做法辐射到其他学校。明确三个重点各自的职责和要求,扎实做好工作,到达规定的基本学时要求。

4”是四个方面的探索:即探索教师培训模式和质量的提升、探索教师培训整合力量、探索两级之间学习、探索继续教育的考核评估。

在探索教师培训模式和质量提升上,每项培训活动,坚持《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师[2013]6号)培训要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重视案例和问题的设计,重视讨论的组织。要把培训阵地前移、重心下沉,综合采取专家讲授、案例学习、分组合作等多种方式,建立实践研修共同体,加强跟踪指导设计和落实。在教师培训整合力量上,加强市级各部门、区县、学校之间的联系,发挥优势,整理利用资源。在两级之间的学习上,就是要加强上级的业务指导、下级的经验总结,同时做好周边地市的经验借鉴学习。在继续教育考核评估上,个人材料和学校材料是否一致,登记是否规范为检查重点,以考核学校为主。不再仅仅以学时的数量为评优的标准,而是以培训学习质量、培训学习的效果为主要依据,探索评估考核办法。

5”是开展好五个一活动:即新教师培训、中小学校长培训、送教下乡、名师工作室、教师继续教育检查与调研、网络晒课。

6”是坚持六个一培训流程:即一份需求调研、一套方案、一本培训手册、一份推广材料、一套档案材料。

 

                                        

                                           自贡市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2015年11月20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