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需科目资料2 大数据时代的网络安全及应用
很多大数据都利用云计算,数据无边界,数据量也大,采用传统的以边界为重点的大数据保护存在一些问题:要采用安全的措施来进行防护;要加强安全管理。
个人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美国认为隐私保护非常重要,行政机关的人员收集公民的个人信息,只能用于信息收集时的既定目的,未经本人许可,不得用于其他目的。美国没有个人身份证,只有这三个证件。曾经想建立中央数据银行,但很多人认为,这会蚕食个人自由,于是没能统一起来。
(一)大数据涉及的关键技术
(二)目前面临的问题
简单的脚本语言的预处理,无法解析复杂的数据结构;关系型的数据库在大数据量面前遭遇尴尬;传统的数据库优化的空间也有限;数据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监控;越来越多的业务需要向数据运算能力妥协;传统的数据安全不能应对大数据的管理。
(三)数据管理系统软件的窘境
(四)信息产业变化带来新安全问题
云虚拟化使得很难知道实体的数据藏在什么地方。对普通用户来说,可能是一个福音,但是对一些对于数据安全有要求的机构或者人来说,就存在一些问题。
(五)移动互联网带给黑客无限机遇
移动互联网广泛使用,连接无处不在,对于移动互联网,以前接触更多的是打电话,如今是上网。
移动互联网带来便利的时候,给黑客也带来了无限的便利和机遇,通过各种手段侵入手机。
(六)信息安全覆盖范围急剧扩张
(七)大数据架构云化带来新的网络安全威胁
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虽然有很多自主可控的信息产品,但是真正核心的技术还掌握在别人手里,大而不强,这也是目前面临着的一个挑战。
要理解“互联网+”的深刻战略意义,将核心技术转化为网络空间的规范和优势。
第一,互联网要为民服务;
第二,要打造风清气正的网上空间。
安全决定成败:
要致力互联网的创新,协同实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平台创新;
重要的信息系统需要进行一些保护;
风险管理的滞后和非常态化;
个人隐私法律严重滞后。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观念创新
技术创新
体制创新
鼓励企业走创新之路,使用高水平的人才,提升人才队伍。未来的竞争更多的是高水平、科技化人才的竞争。
国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网络安全的一些基本的工作准则,实现网络安全审查制度。
借助国家的互联网计划,包括一些产学研的联盟,分工协作,打造高水平的网络信息安全团队。